• 业务领域
  • 新闻中心
  • 律师团队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闪付”银行卡小额免密支付的法律分析及风险提示

2018-08-17

近年来,随着移动支付功能的高速发展,以及“移动支付+传统领域”的深度结合,微信、支付宝等支付软件的广泛应用,“无纸化”支付已成为居民必不可少的一种生活方式。多样化的移动支付方式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小额免密免签”支付便是其中一种。

2018年6月1日,中国银联与各成员机构联合对“小额免密免签”功能进行优化,银联芯片借记卡、信用卡的小额免密免签单笔限额由300元统一提升至1000元。这也就意味着,持卡人使用具有“闪付”功能的银联芯片卡或移动支付设备,在中国境内指定商户进行1000元以下交易时,只需将银联芯片卡或移动设备靠近终端“闪付”感应区,在不用输入任何密码的情况下即可完成支付。

【律师观点】

1、如“小额免密免签”支付为默认开通,可能涉及侵犯用户知情权、自主选择权

所谓“默认开通”,就是发卡银行向持卡人发放银联芯片卡时,在未征得持卡人事先同意甚至知情的情况下即为其开通了小额免密支付业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第九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同时,消费者也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这就意味着,银行在开通“小额免密免签”业务时,应当充分向用户披露相关信息,解释业务风险,在了解全部业务内容及风险后,用户有自由选择是否开通的权利。

商业银行与客户的业务往来,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如在未履行告知义务、未释明潜在风险的情况下,“默认”为用户开通“小额免密免签”支付功能,则涉嫌强制性交易,侵犯了用户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

2、因“小额免密免签”支付导致银行卡盗刷,可获得补偿

根据中国银联官网发布的《小额双免限额升至1000元 银联五大措施保障持卡人资金安全》相关新闻内容,中国银联联合商业银行对于开通小额免密免签业务的持卡人,如因卡片失窃、遗失等原因造成的盗用损失给予补偿。

中国银联制定的《银联卡小额免密免签业务风险补偿方案》是对免密支付风险的一种补救措施,因该《补偿方案》细则暂未公布,根据已公开信息可知,该补偿极有可能仅是针对银行卡失窃、遗失后,银行卡挂失前72小时所产生的损失,且单人单年补偿总额不超过3万元。以一种极端情况举例,如某位持卡人将闪付银行卡遗失后被他人捡到并每日盗刷1000元,一个月之后才发现并挂失,那么他能够得到的补偿可能仅为3000元。另外,对于盗刷损失,消费者需要在挂失后向发卡银行提出补偿申请,但具体赔付条件并未进一步明确,极有可能造成消费者维权难的情况。

“补偿”的前提是银行对于持卡人的损失本身并无过错,仅是基于与持卡人之间的特殊关系而承担的民事责任。相较于中国银联公布的部分损失补偿措施,律师认为,如发生银行卡盗刷,持卡人就所遭受损失主张银行承过错担赔偿责任并非完全不可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六条,“商业银行应当保障存款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侵犯。”密码或签章是持卡人委托银行完成支付业务的指令依据,银行凭此指令向收款人支付款项。当银行卡发生盗刷时,如持卡人能够证明本人银行卡被妥善保管且密码未发生泄漏,可依据合同关系就银行错误的支付行为主张赔偿。

最后,律师提示各位消费者应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保管好个人的银行卡号及密码信息,同时开启余额提醒功能,随时掌握账户动态。对于已开通“小额免密免签”支付功能的广大居民用户,如认为无必要可及时向开卡银行明示取消该功能,保护自身财产权益。